教養態度 by Auntie Bibien
我的媽媽自小都給我尊重, 她從不強硬地要求我做什麼什麼。當然在營養、環境和知識上, 她有她的執著, 但她能察覺和理解我的需要而給予適當的配合和關心。
對孩子的尊重不等於放縱, 關心更不等於溺愛, 要好好把握二者之間的平衡, 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這取決於父母的教育觀念和對子女的教養態度。
我曾看過一本有關教養態度的書, 書裡有一專家從觀察和研究發現, 目前在實際生活中, 家長的教養態度有5種:
1) 民主權威型
即家長認為孩子雖然年幾小, 但也應平等地對待和尊重孩子。家長和孩子會相互交流看法, 如果孩子有不成熟或不適切的行為, 父母也會進行限制和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
2)專制型
此類家長認為慈祥和關愛會縱容孩子, 寵壞孩子, 所以孩子必須聽從聽命他們,。無論孩子愛或不愛, 都要由父母決定。
3)放任型
「天生天養」是這類家長的口頭蟬, 對孩子放任自流, 漠不關心。認為孩子可以自己應付一切, 把教育推卸給老師, 自己就不用教, 孩子明就明, 不明白便算吧。
4)溺愛型
父母對孩子的愛缺乏理性與分寸, 會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也包括無理的需求。對孩子的行為只有讚許。
5)過度教育型
家長對孩子寄予過高期望, 認為必須全力以赴協助孩子, 無論是學習, 生活習慣一一照顧周到, 無視兒童的獨立性與自主性, 不斷干涉和給予過多的保護和照顧。
不同類型的教養態度對子女的成長有著不同的影響。大量研究指出積極性的父母, 教養方式有助子女自我成長與適應較良好; 而消極的父母, 教養方式則可能導致子女認同困難, 偏差行為也較多。
思考:
你或者你的父母是以下那種類型呢?
你的性格與行為, 有否受你的父母教養方式所影響?
如果你曾用以上其中一種方式教育子女, 你認為這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呢?